五月的故宮,總有一個晚上留給中國當代藝術和AAC藝術中國,這是堅持了十二年的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的耕耘與收獲。5月21日晚,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巔峰之夜頒獎典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隆重舉行。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巔峰之夜(故宮建福宮花園)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巔峰之夜嘉賓云集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巔峰之夜由著名主持人楊瀾主持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領域內最具權威性的評選,過去的12年的這一輪回中,AAC在評選機制上歷經不斷變革和完善,但以學術基礎聚焦中國當代藝術的“初心”矢志不移。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委會輪值主席鄭勝天將本屆主題定為“面對變動中的世界”,更強調在當下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技術、信息等多元化的快速發展之下,審視中國當代藝術的成就與現狀。

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委會成員
除了鄭勝天作為本屆AAC藝術中國的評委會輪值主席,年度評審委員更是集結了不同國家和地區藝術領域的資深專家參與,分別是:芭芭拉?倫敦(Barbara London)、范迪安(Fan Di’an)、何桂彥(He Guiyan)、歐翔(Kris Ercums)、賴香伶(Lai Xiangling)、馬可?丹尼爾(Marco Daniel)、田霏宇(Philip Tinari)。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四大獎項獲得者
AAC藝術中國的評選基礎是來自于對全年當代藝術按照月度報告的形式的記錄和跟蹤,形成圖文資料并以月度觀察報告的形式對外公布,為評選提供更精準、客觀的文獻材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獎項的設置中,新增“年度策展人”獎項,共有四大獎項,最終經過眾位專家的審慎評選之后,陳界仁獲得“年度藝術家”獎項、曹雨獲得“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由朱青生主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5卷及2016卷)獲得“年度出版物”獎項,最新開設的“年度策展人”獎項則由馮博一獲得。

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審委員會輪值主席鄭勝天現場致辭
“很榮幸再一次擔任AAC藝術中國評審委員會的輪值主席,在每年的評選中都有一個主題,這是我們對過去思考的重點。今年的主題是’面對變動中的世界’。在最近五年、十年,世界在各個方面高速地變化。首先是高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在劇烈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國際政治、經濟各種變動、起伏,每天都有意外事件發生,使得不穩定成為一種常態。這一次的評審委員會中有一批從世界各地而來的評委,他們雖然從不同的國家和機構中來,但是他們的共同點在于非常了解中國當代藝術,甚至比國內的學者也毫不遜色,在他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最終評選出四項大獎的入圍及獲獎名單,藝術家們很優秀,他們的實際工作給我們這個變動中的時代留下了一個最好的記錄。”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委會輪值主席鄭勝天在巔峰之夜現場致辭中講到。

AAC藝術中國發起人、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現場致辭
作為AAC藝術中國的發起人,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在頒獎典禮現場致辭中說到:“12年一晃而過,但是這12年記錄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的點點滴滴,包括每一個藝術家、每一次展覽等等。AAC藝術中國12年以來我們做出了很多改變,比如今年我們增加了年度策展人獎項,策展人在推動藝術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策展人的工作和成就;此外在頒獎方式上我們把獲得提名獎的藝術家和最終獎項獲得者邀請在一起頒發獎項,因為實際上在評選過程中差異很小,但這是一個屬于藝術家的榮譽,值得讓所有人一起見證。同時我們也看到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在故宮建福宮中就有很多優秀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故宮舉辦的“青綠山水大展”中,就包括徐冰、曾梵志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和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融合在一起,變成了故宮這個古老文化中現代文化的一部分。基于此,我們要感謝每一位藝術家的創作,更要感謝每一位評委的辛勤工作以及單霽翔為代表的各界人士和媒體朋友們對于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支持。”

AAC文獻捐贈儀式現場
與此同時,萬捷也在當晚的頒獎現場實現了去年的承諾,雅昌文化集團會幫助AAC藝術中國的獲獎及入圍藝術家建立其個人的文獻庫,對于這一承諾,萬捷也在今年特設的“AAC文獻捐贈儀式”中率先發布了兩本文獻庫的藝術家,分別是曾經獲得AAC藝術中國獎項的展望和李津,這兩本“大書”也將通過開發智能云端的文獻管理平臺,幫助藝術家把握藝術市場動態,整理記錄藝術文獻,傳播推廣藝術價值。
藝術家展望和李津也來到現場,見證這套“屬于自己”大書的發布,并且捐贈給他們各自的母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以及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物”獎項:朱青生主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5卷及2016卷)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物提名獎代表上臺領獎
“年度出版物”獎項旨在表彰2017年度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有推動作用的藝術出版物,在全球范圍內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出版物,側重評價其在學術研究和理論梳理上的價值。進入到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出版物提名獎(按首字母排序)的為:《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什么是藝術?——博伊斯和學生的對話》、《世界3:開放的圖像學》、《圖像與意義:英美現代藝術史論》、《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5卷及2016卷》。

朱青生主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5卷及2016卷)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物獎項
頒獎儀式現場,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委會委員Mrs. Barbara London和賴香伶女士共同宣布,由朱青生主編的《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5卷及2016卷》獲得年度出版物獎項,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委會認為,這兩本年鑒提供了翔實的、豐富的文獻資料。尤為重要的是,朱青生先生與他的團隊,對當年度的藝術批評、藝術展覽、藝術事件、創作傾向等進行了專題性的梳理與研究。眾所周知,年鑒的編輯是十分繁瑣、枯燥的,也是最基礎卻又無法取代的工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歷史的沉淀,年鑒的價值將不斷的凸顯,在中國當代藝術未來的研究與推廣中產生不可替代的意義。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年鑒》持續不斷的出版,也可以看到朱青生作為一名中國當代藝術研究者身上的責任與使命。
“在過去的2017年,我們調查了3776個展覽,紀錄了12800多名藝術家,在這個中間我們做了很多統計工作,最終找出了一些藝術家,這些藝術家不僅顯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而是中國在當代的發展,這個發展一方面是社會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心理和心態建立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其他檔案所不能取代的。同時我們在6月份的時候將會有一個展覽,把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展現出來,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工作,是我和我的團隊17個人一起記錄中國當代藝術的痕跡和光輝。”朱青生在頒獎典禮現場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到。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曹雨
緊隨其后的獎項則是備受關注的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這一獎項代表著對于未來的期許,旨在表彰在探索及實驗性方面有前瞻性突破的35歲及以下藝術家,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提名獎的有曹雨、李然、陸揚、王恩來、袁可如。

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提名獎的藝術家上臺領獎
最終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的是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的曹雨。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委會評委、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何桂彥以及美國堪薩斯大學賓塞美術館策展人Mr. Kris Ercums代表評委會認為,曹雨創作的作品涉及到多種媒介,包括攝影、影像、繪畫、雕塑、裝置和行為藝術。曹雨獨特的藝術實踐勇敢地探討了身體、性別、身份等問題。曹雨用自己的身體推翻邊界,清晰而有力地為她自身以及新一代藝術家大膽發聲。她的作品挑戰了社會規范,對當下的相關女性問題作出了新的闡釋。在這一過程中,這位擁有自由靈魂與專注精神的藝術家為我們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曹雨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的年度青年藝術家獎項
豪爽的曹雨在獲獎感言中,更是直言,五位入圍的青年藝術家都很優秀,任何藝術家獲獎都有獨特的理由,但是今天自己獲得AAC藝術中國的大獎“心安理得”,這個獎項也是曹雨在三十而立之年的最好禮物。幽默的曹雨也講到:“在我做了“I have”這個作品之后,大家可能覺得我很招人煩,但是感謝AAC藝術中國這個大獎給了我繼續招人煩的資本。”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獎項:馮博一
面對當下多元的藝術生態,本屆AAC藝術中國評審委員會輪值主席鄭勝天特別提出在獎項設置中新增“年度策展人”獎項,彰顯出優秀策展人在當代藝術中做出的貢獻力量。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提名獎的有,馮博一、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總策展團隊(侯瀚如、孟巖、劉曉都)、邱志杰、巫鴻、王春辰。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提名獎獲得者的代表上臺領獎
頒獎典禮現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先生和米羅當代藝術館館長Mr. Marko Daniel宣布,馮博一榮獲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獎項。評委會認為馮博一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對中國當代藝術作出了杰出貢獻。其1990年代編輯工作從中國美術家協會的《美術家通訊》到非正式出版物《黑皮書》都豐富了當時的藝術信息生態;2000年后的重要展覽《不合作方式》《北京浮世繪》《第一屆廣州三年展》則給當時的展覽環境注入了新活力。在2017年馮博一的工作成績極其優異:從他策劃的武漢《第四屆美術文獻展/應力場》到徐冰在澳門美術館和武漢合美術館的大型回顧展,馮博一在2017年充分證明了自己對中國前衛藝術以及當下中國的藝術家、藝術機構及藝術觀眾的的奉獻。

馮博一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策展人獎項(青年策展人劉鋼代替領獎)
獲得年度策展人獎項的馮博一因故未能達到頒獎現場,但也為現場的嘉賓發來了VCR(由藝術家厲檳源拍攝)。和其他獲獎人所不同的是,馮博一深深的反思了自己在策展工作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由早期的主動積極的理念,到現在有些被動的境遇等等,在這個過程中,馮博一表示,雖然展館和展覽的條件變好了,但反而有的時候不能很好的體現自己的展覽初心和理念。在過去的2017年,馮博一策劃了兩次藝術家徐冰的展覽,他也特別提到首先在于徐冰作品的優秀,其次為徐冰展覽做展陳設計的孫華團隊非常棒,方方面面的優秀促使了優秀展覽的產生。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獎項:陳界仁
最為關注的獎項當屬是年度藝術家大獎,向來是評委會討論最為激烈的獎項,反映出我們對當下藝術的回應,該獎項面對的是所有在世的華人藝術家,不論是入圍者還是最終獲獎者可以說都是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具有引領性啟示和卓越推動作用的人,他們的作品在當代藝術實踐中也都是具有突出成就。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提名獎的有:陳界仁、隋建國、邢丹文、張培力、莊輝。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獎項提名獎藝術家上臺領獎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第十二屆AAC評選委員會輪值主席鄭勝天以及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共同開啟了這一大獎,最終陳界仁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獎項。
“評審團在高度的共識之下,一致認為陳界仁是本年度入圍名單中十分突出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展現了他從思考到抵抗的路徑,探究了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以及資本與勞動力的全球流動所帶來的后果,為動蕩不安的現實提供了警示。其創作通過聚焦于看似微不足道的在地個體經歷,以折射出更宏大的全球性社會現實,并體現了二者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創作的方法層面上,陳界仁常與臨時組成的群體,非專業的藝術參與者,或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們共同協作,發展出極為獨特的創作語言。其晦暗、緩慢、僵滯的影像基調以及多線交織的敘事構成,在在揭示出當下復雜現實的多重面向和艱困的生存處境,更傳達出對人性深刻的關切與洞察。”第12屆AAC藝術中國評審委員會認為。

陳界仁獲得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家獎項并上臺領獎
“首先非常感謝雅昌文化集團和AAC藝術中國的評審委員會的認同,也要感謝長征空間所有的工作人員,因為在展覽的籌備過程中有很多超乎想象的困難,都是他們一一克服,否則這個展覽是很難呈現出來的。在我以往的工作中,多數是和一些所謂的非專業藝術工作者,或者說是社會工作者們合作,真心的講,沒有他們的話,我的作品很難完成,今晚我也是代表他們一起來領獎,他們提供了未來性的方法,未來的工作中要一一的把他們的方法展現出來。”陳界仁獲獎感言中講到。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塵埃落定

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塵埃落定
至此,第12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的四項大獎全部頒出。在當前的歷史時刻,中國當代藝術對于世界文化譜系擁有更重要的使命。AAC藝術中國不僅在書寫當代的藝術史,更以藝術的敏銳尋找中國當代藝術對世界性文化命題的回應。
“獨立、學術、責任”是當代藝術的核心品質,AAC藝術中國會為之堅守。
AAC藝術中國,來年見!
(備注:文中部分圖片由DRvision 深度回憶攝影工作室提供)
來源:雅昌藝術網